-
主題
第二代量子點的進化:低鎘與無鎘量子點替代材料的崛起
講師簡介
學歷:
• 劍橋大學材料科學系 博士 (2006-9)
經歷:
• 清華大學材料系 助理教授(2013)、副教授(2015)、教授/副系主任(2019)、教授/前瞻材料產業博士班學程主任(2021)、國際資訊學位台北分會理事(2022-)
• 英國伯明罕大學 研究學者暨講師 (2012-3)
• 英國自然環境科學協會 研究員 (2011-13)
• 英國劍橋大學 Research Fellow (2011)
• 日本產總研 特別研究員 (2009-10)
• 工研院 副研究員(2001)、研究員(2004)
榮譽:
• 劍橋大學海外研究學者 (2006)
• 劍橋達爾文學院研究學者 (2008)
• 劍橋大學郎頓研究獎 (2008)
• 英國自然環境協會研究學者 (2011)
• 科技部優秀年輕學者計畫 (2017-19)
• 清大工學院產學研究獎 (2017、2020)
• 清大傑出產學研究獎 (2019)
• 清大績優產學獎 (2018、2020)
• 清大「傑出人才發展基金」學術研究獎勵(2023、2024)
• 有庠科技發明獎(2022)
• 瑞典先進材料學會特殊貢獻獎(2023)
• 瑞典先進材料學會先進材料研究獎(2024)
專利及論文:
• 專利80餘案、學術論文100餘篇
演講大綱
隨著顯示技術的不斷進步,量子點(Quantum Dots, QDs)憑藉其「卓越的色純度、高亮度與穩定性」,成為次世代顯示材料的關鍵技術。然而,傳統鎘基量子點(如 CdSe)受限於環保法規,推動科學界積極研發「第二代量子點」,其中「低鎘 ZnCdSeS 量子點」與「無鎘 InP 量子點」成為目前最具競爭力的技術路線。本演講將介紹這兩類量子點在「光學性能、製程技術與商業應用」上的優勢與差異。我們將分析 ZnCdSeS 量子點如何在降低鎘含量的同時維持高效能,以及 InP 量子點作為無鎘替代方案的發展現況。此外,還將探討當前市場趨勢與未來技術發展方向,並評估這兩種材料在「Micro-LED、QLED 與生物成像」等領域的應用潛力,為顯示技術的未來提供更全面的視角。